当前位置: 首页 > 攻略大全 > 软件资讯 > 浓汤宝因“可能含有”致敏物标识不清被多地超市下架

浓汤宝因“可能含有”致敏物标识不清被多地超市下架

2025-03-10 17:07:01 作者:daqian 来源:35bo

2011年,联合利华旗下的“家乐”牌浓汤宝在中国多地超市遭遇了下架风波,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消费者质疑。浓汤宝,作为一款方便快捷的汤料产品,一直以来都受到不少家庭的喜爱。然而,其配料表中标注的“可能含有小麦、大豆、鸡蛋、奶制品、鱼”等字样,却成为了此次下架风波的导火索。

事件的起因是贵阳市工商局在日常检查中发现,家乐浓汤宝的新包装配料表中使用了“可能含有”的模糊标注,这一标注方式被认为不符合食品安全法和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相关规定。工商部门随即要求当地超市对涉及该标注的家乐浓汤宝产品予以下架处理。这一举措迅速引发了连锁反应,北京、上海、成都、昆明、长春等地的多家超市也相继对该产品进行了下架处理。

联合利华公司对此事进行了回应,称新包装中“可能含有”某物质的字样是对产品致敏物质的提示。由于一条生产线会同时生产多种口味的浓汤宝,配料间不可避免地会有微量交叉带入,因此有可能无意引入致敏物质。为提醒消费者对可能含有的致敏物质过敏,公司才负责任地标上“可能含有”,以提示有致敏的可能性。联合利华还表示,这种标注方式在国际上是比较常见的做法。

然而,对于联合利华的这一解释,消费者和专家们的反应并不一致。有消费者认为,“可能”等字眼使配料表标注摸棱两可,涉嫌违反了食品安全法,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他们质疑,如果连生产者都不清楚其产品的配料,消费者又怎能放心购买和使用呢?此外,还有专家指出,类似浓汤宝这样的调味品中可能含有较高的盐分或大量味精,即使没有什么毒害物质存在,也还是少喝为好。

在舆论的压力下,联合利华开始考虑改进配料表产品过敏原的表达方式,以更明确、更具体的方式告知消费者产品中可能含有的致敏物质。这一举措虽然不能完全消除消费者的疑虑和担忧,但至少表明了公司在积极应对问题,努力提升产品的安全性和透明度。

回顾整个事件,我们可以看出,浓汤宝下架风波不仅是一次简单的产品质量问题,更是一次关于食品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和企业社会责任的深刻反思。它提醒我们,作为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一定要仔细查看食品标签和说明书,了解产品的配料和营养成分等信息;作为企业,在生产和销售食品时一定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作为政府部门,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同时也要积极引导和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食品消费环境。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应用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合集

更多

攻略推荐

更多

软件发布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家长监护 | 举报入口

35bo游戏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备案号:鄂ICP备2021009302号-3